网站客服微信: |

“千万工程”研究院|山西乡宁:乡村蝴蝶改造有“颜值”和“产值”

2024-11-06 01:03:05发布    浏览156次    信息编号:70650

友情提醒: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,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,请自鉴内容真实性。

“千万工程”研究院|山西乡宁:乡村蝴蝶改造有“颜值”和“产值”

夏季的乡宁县龙壁村,花香瓜果飘香,自行车道熙熙攘攘。薰衣草园、民居、产业园等“网红打卡地”吸引着县城及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观光。

这幅美丽的图画,是乡宁县努力创建宜居乡村、产业乡村、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。

近年来,乡宁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运用“百千万工程”经验,布局“四大产业带”和“四个辐射带”,启动“百人计划”工程。 “兴百业、百社区、兴百村”,累计投入资金3.25亿元,高标准建设3个省级、4个市级、82个县级示范村。 2024年,评选创建19个县级示范村。全县行政村“能创就创”,实现从“模范带头”到“百花齐放”转变,推动乡宁县农业优质高效、乡村振兴宜居宜业,农民富足。

龙壁村薰衣草园。图片由乡宁县委宣传部提供

改善人居环境乡村值得关注

以前台头镇路上有很多运煤车,所以街道很脏,村民的院子常常是黑灰的。当地人开玩笑说:“在黑色的煤堆中走来走去,白鞋上镶着黑色的花边。”

如今,这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。道路干净整洁,房屋错落有致,墙壁上挂着乡村振兴、民族团结、家风、家教等主题的彩画。他们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,还创造了良好的文化。气氛。嘉禾村的壁画机车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拍照点。

优美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基础。在2022年被评为“全国乡村清洁行动先进县”的基础上,2023年乡宁县委、县政府投入近亿元,大力开展乡村清洁行动,打造全村“美丽庭院”。区,让群众自觉共建共享美好家园。

全面实施垃圾管理、污水处理、户厕改造、公共浴室和日托中心“五个全覆盖”,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 113个日托中心为全县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,每月每人提供100元的就餐补贴; 104个公共卫生间解决农村群众洗澡难问题;垃圾收集处理“进村收集、乡镇转运、县城处理”规范运行;93个污水收集处理项目高效运行;改造升级2万多个户用厕所,覆盖率超过92%。目前,乡宁县正在积极推进清洁供暖和数字乡村建设,加快实现“七个全覆盖”,努力让全县农村群众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。

清新优美的环境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家,也让文明的田园风格成为人人追求的新时尚。家门口挂着家风、家训,村里张贴着“党员先锋模范榜”和“好人榜”。每年评选表彰“明星文明户”、“好媳妇”,让身边的普通好人走上领奖台、获奖。乡宁的每个村庄都已成为现实。去年9月,乡宁县选拔的《龙壁人讲乡风》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优秀节目《县乡长讲风俗》在北京举行。把家管好,万事兴旺……”朗朗上口的快板将向宁的风采、相貌、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夏县千亩山药基地。图片由乡宁县委宣传部提供

农民有“希望”发展富民产业

乡宁县的山药是乡宁县一张闪亮的地方特产名片。近日,在夏县千亩长山药基地,种植户分工明确,协调得当,山药种植全面推进。

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夏县千亩常山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:2020年投资160万元建设长宁镇常山产业示范园; 2021年建成长山药冷库,库容可达50万公斤,保质期长达一年,大幅延长山药销售期限; 2022年投资37.9万元,实施长山药高产优质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,规范长山药种植技术,促进老品种保护利用。 、提高长山药药材标准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水平; 2023年投资78.5万元,新建1000立方灌溉池一座,促进土壤改良,减少病虫害,提升长山药药材品质和价值。

“2023年长山药总产量达到70万公斤以上,平均亩产2000公斤,最高亩产5000公斤,亩产净销售收入由1万元增至2万元。 ”下县社区支部书记张爽解释。

同时,夏县社区注重农业、文化、旅游融合发展,建成了集品种繁育、特产种植、生产加工、电商销售、游学、健康休闲、探索发展旅游农业和科研环境,吸引了近万名游客休闲观光、采摘消费。

张继忠是夏县社区村民,也是村里种植山药的能手。 “我种山药几十年了,今年种了3亩山药,预计平均亩产3500公斤,年收入10万元以上。”张纪中信心满满的说道。

在昌岩药业带动下,村集体经济从2020年的5.7万元跃升到2023年的15.65万元,户均年收入达到2.8万元,支撑了夏县社区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柱,走出去一条绿色、高效、特色、优质的现代农业之路已经建成。

除山药外,乡宁县还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。打造了水果、酿造品、药茶等10个产业集群,4个有机小麦、有机粮食种植基地。还计划推进一批标准化中药材(药茶)基地建设和集中雨补灌溉、生产托管、大豆玉米条带复合种植等项目,帮助更多人实现了稳定增产。收入并致富。

乡宁县紫砂陶镇。图片由乡宁县委宣传部提供

壮大集体经济,农业“先行”

在官头镇东团村,油脂加工厂的机器轰鸣着,黄色的核桃油缓缓流出,香气四溢。该油脂加工厂是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项目。一袋袋油不仅为村民挤出了“希望”,也描绘了村级集体经济成长和发展的愿景。

“我们村以前没有实体经济项目,村集体经济很薄弱。”东团村党支部书记李才祥说。

2020年6月,该村探索建立了“分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基本模式。以村党支部为核心,成立乡宁县东科农业专业合作社,发展油料作物基地,为村集体经济增长创造新环境。 “新引擎”。合作社成立以来,东团村党支部成员示范流转土地1300亩,盘活零星土地和荒山荒地,带领农民大规模种植油料作物。

“目前,东团村已建成占地1300亩的有机油基地,增加集体收入80万多元,村民荷包鼓鼓,干事创业更有动力”。李彩祥表示,下一步,有机油基地计划发展到3000亩。

为继续做强村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工程,村党支部引进手套加工厂,采取“支部+公司+党员+群众”模式。集体和个人共同参与经营,实现了集体群众收入的双倍增长。

在乡宁县,东团村只是一个缩影。该县科学布局4条“产业辐射带”,推动全县农业产业优化集聚和现代化。通过实施“强村十法”、提升“造血功能”,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规模扩大、质量提高,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。

范家坪村综合运用资金投入、资产租赁、土地经营等方式,深度挖掘闲置资金、厂房、土地潜力,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8万元;光华镇姚溪村采取“合作社+农户”方式,用“马铃薯经济”为农村致富铺路,集体经济收入超110万元;魏庄香庄园村创新土地信托模式,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旱作农业,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,带动130余户委托农户平均增收8000元左右……

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 2023年,乡宁县1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5万元,近70%超过20万元,40%以上超过30万元。

此外,乡宁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,统筹利用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,做好农业、文化、旅游协调发展融合,延伸产业链。产业链不断拓宽,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。

一山大梅云秋,一瓶榕子干红,一壶紫砂文创……从秀美的风景到鲜亮的红酒,从淡雅的紫砂壶到珍稀的翅果油,乡宁县从其资源优势。加快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,一幅宜居乡村、产业乡村、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。

提醒: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生活网上看到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