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15个小众古镇,寻找隐藏在你身边的风景
2025-01-20 03:02:14发布 浏览6次 信息编号:80204
友情提醒: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,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,请自鉴内容真实性。
安徽15个小众古镇,寻找隐藏在你身边的风景
安徽,简称“皖”,
因当时安庆和徽州的首字组合而得名。
从南到北,徽州文化、皖江文化、淮河文化、中原文化相得益彰。
这里有无数美丽的古镇,承载着浓浓的记忆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15个最美的小众古镇。
1 三河古镇
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。这座古镇免费向公众开放,不收取大门票。不过景区内有很多景点需要单独门票参观,可以购买套票。古镇名人辈出,著名抗日将领孙立人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等。
龙树兴旺天下,喜鹊振兴家誉。却珠是三河的旧称,孙氏在三河复兴了家业。古镇老街上的孙立人故居里,矗立着孙立人身着军装的雕像。
三河古镇有南街、西街、北街3条主要街道和无数窄巷,形成密集的路网。一人巷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。巷子很窄,只能容纳一个人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从这里走了出来。
2 柘皋古镇
巢湖市的柘高古镇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,但却繁荣了三千多年,一度成为江淮名镇。
有着近400年历史的北栅老街最吸引人的地方,就是未开发的老街保留下来的原始气息。这里的慢生活和这里美丽的风景是不容忽视的。
你一定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地方,也许你也不知道“遮高”这个词怎么读。这里的早茶在华东地区很有名,广元的早餐更是有名。
3 陵阳古镇
陵阳镇位于青阳县南部。因位于陵阳山麓而得名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路过陵阳时,留下了“繁荣的陵阳镇,浪漫的谢家村”的赞歌。
“富裕陵阳镇”是家乡人民的“口头禅”,也是陵阳人自豪、自足的心态。客观地说,正是由于地理环境山多田少,所以外面的生意比较多。陵阳商人是徽商中的一支强大力量。他们的足迹遍布上海、无锡、南京、武汉、芜湖、蚌埠、大同、惠州、屯溪等地。在外地做生意的人大多只是文员、会计师,工资微薄。也有一些有能力的人逐渐发展成为资本家。这些人在当地的陵阳镇仍然有店铺,还有他们的经纪人。陵阳镇的高楼大厦,都是家人可以安家落户或者留在家乡的地方。
陵阳镇地处安徽“两山一湖”旅游腹地。自古就是江南重镇和山区土特产集散地。是徽商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道。境内有“3A”景区神仙洞、省内外有“小九寨沟”之称的黄石溪、著名的神龙谷旅游胜地等溶洞群。其中,久命潭瀑布高近百米,气势磅礴。镇内还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徽州古建筑。镇内有古民居156栋,古桥40余座,尤以太平山房、李氏宗祠、宁氏宗祠、南流桥为特色。
4 龙康古镇
怀远县龙康镇俗称上集,历史悠久。由于地处淮河最大支流郭河北岸,水运便利,经济发达,汉建元四年(公元前137年)置龙康县。说起龙康镇,当地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纠正外地人的发音:“龙康”中的“康”不读作“反”,而是读作“缸”,意思是龙的脖子。两千多年来龙康镇的名称始终未变,不难看出其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。加之东汉初期,桓氏祖孙为“三世皇主、五世皇主”,更让居民津津乐道。
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古迹和地名及文化历史,如:欢父故里、欢墓地、龙康古城遗址、烈士碑、古象牙化石、新淮上行署旧址等。第四军等
在怀远县龙康镇新龙街南,有一条小巷,名叫火神巷。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位于胡同内的一个小院内。
什邡,是桓符的故乡,位于怀远县龙康镇郭河北岸。是后人为纪念儒家桓容而建的。还有桓氏墓:位于龙康镇关庙村唐庄东南200米处,是东汉儒家桓荣家族的坟墓。共有墓葬两座,俗称双古堆。
据史料记载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龙康还只是一个小村庄。随着常住人口的增加,逐渐演变成市场。公元前137年,汉建元四年置龙康县。一条古官道贯穿这里,北通徐州,南通寿春。与自西向东流经区内的郭河相交,形成便捷的水陆交通体系。
5 弋江古镇
弋江古镇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境内。始于西汉。晋唐以来,商贾云集,贸易经济繁荣。现已成为皖南商业重镇,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那些临河而建的桥梁,长长的河堤,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,透露出江南水乡的古韵。
弋江古镇现有老街由新正街、汤棚街、永安路、石头路等九个街区组成。放眼整条街,是典型的徽商街景,一店面,一老字号。
青衣江自古默默流淌,见证了衣江镇从府到镇的兴衰;寂静的河流,记录了岁月的痕迹;古老的传说延续了古镇悠久的风俗文化。
6 毛坦厂古镇
位于安徽六安。毛坦场明清老街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晋安区毛坦场镇,舒城、霍山、晋安三县交界处外。老街始建于明初,全长1320米,呈南北走向。是迄今为止皖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。
老街长1000多米,宽仅三五米。它呈南北走向。大部分房屋都是清朝末年的。临街房屋750多间,房屋近百间。一些外墙已变成商店。
街道中间是常青石板,两边都是鹅卵石。青石条上有深深的车辙,是旧独轮车留下的痕迹。
老街始建于元末明初。朱元璋攻克南京后,为了对抗元朝骑兵,实行“马政策”,在江苏、安徽等地州县饲养马匹,运送军队。这里依山傍水,草场肥沃,适宜养马。于是国家官员设厂养马,名“毛滩厂”(明代称养马的棚子为“厂”),后来逐渐成为“毛滩厂”。 “探长”因音型变化,无法测试。
明朝统一后,茅台云集了大批厂商、大队,逐渐成为重镇。清朝实行“茶马政策”,以茶换马,导致这里的茶叶经济迅速发展,涌现出许多大商人。 2007年,毛坦厂老街被授予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称号。
7 西河古镇
西河镇位于芜湖县洪阳镇,东临青衣江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古镇。西河老街因明朝洪武年间得名,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
古镇内现存万年台、文昌阁、吕祖庙等遗址,老街上的房屋大多已传承下来。是传统的徽派建筑,飞檐走壁,灰墙黛瓦,斑驳。
西河古镇因水而生、因水而兴。这里山清水秀,环境清幽,文化底蕴深厚。素有“江南水乡”之称。一砖一瓦都有着浓浓的历史感。走上去会感觉自己在改变时空,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一百年前。
8 九子古镇
“九子”是安徽省芜湖市的象征。古代芜湖是一个地势低洼、浅水的湖泊,藻类丰富,盛产鱼类,又是鸽子的家园,故名“九思”。
“关关九九,在江岛”。扁担河连接万春圩,交通便利,物产丰富。南宋时期,此处为草市。元代,这里成为芜湖重要商埠,又称传说中的九子老街。
“无回不镇”。朱明时期,九子老街是徽商重要的“宜居之地”。到了清代中叶,这里已是繁华的惠邦镇,商贾云集,惠邦商人云集。数百年来,徽商在此经营木材、茶叶、粮食、典当、藏书、布匹、粮食、盐、药材等。他们“招工炼铁”、“开染局”、“借钱做生意”。 ,使九子古镇成为芜湖城市边缘的繁华地段和重要的商业副中心。
玩累了,就去古镇的小吃街,品尝不同的美食。风景如画,美食在身边,幸福难忘
9 孔城古镇
孔城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,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。位于安庆市桐城市。曾是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。当时非常繁荣。历经千年风雨,如今只剩下一条老街,安静而热闹。
这座徽州小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。三国战争后,东吴陆逊仍驻扎此地。水给孔城镇带来了繁荣。那些经商、开餐馆、经营单一服务团伙、开杂货店、渔民和铁匠的人;扬帆做生意,讲故事演艺,南来北往。据清末不完全统计,各类商铺多达254家。
古镇尚未商业化,仍保留着古镇原有的风貌。现存的孔城老街是太平天国以后修建的。空城老街规模首屈一指,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老街。店铺建筑全部青砖灰瓦,飞檐翘角,雕花木窗。鳞次栉比,颇具江南水乡特色。空城老街的徽派建筑,将山水之灵气与风俗文化的精髓融为一体。民居、祠堂、牌坊最为典型。它们被誉为“徽州古建筑三绝”,历来令国内外建筑界惊叹。
10 石牌古镇
石牌镇隶属于安庆市怀宁县。明清以来,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。商贾云集,货源泉涌。古时为怀宁第一镇。
石牌,原名义堂、石珍,又名石牌口。石牌文化底蕴深厚,被誉为“戏曲之乡”。明末清初以来,这里不仅孕育了被誉为“京剧之父”的徽剧,也孕育了位居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;这里是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不仅是清代戏剧界“徽派四班”第一位进京人员高朗亭的诞生地,也是“国剧大师”杨月楼的诞生地,也诞生了一大批黄梅戏艺术名人。
“石牌”的古老不仅仅来自于它的历史和水陆“码头”。 “石牌”的古朴还在于古镇的千年老街。石牌老街分为“上街”和“下街”。目前镇内的“丁字街、前街、后街”统称为石牌“下街”,保存较为完好。走进老街,就有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感觉。
11 连潭古镇
莲潭曾是安庆桐城四大名镇之一,是繁荣的水陆商业综合体。据史料记载:“明成化二年(1485年),莲潭为古驿站,是南北要道,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。省城(安徽省旧都安庆)进京的要地,日夜马兵不绝于耳……”可见当年的连潭有多么繁华。
莲潭老街至今仍保持着原貌。保存完好、古朴的明清建筑透着苍凉的样子,青灰色的砖缝长满了青苔,砖面被风雨侵蚀出许多凹痕;狭窄的老街安静地延伸,粉墙黛瓦,木门。格子窗和花岗岩铺装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。
12 黄泥古镇
安庆潜山县有这样一个古镇,名叫黄泥。黄泥古镇位于潜山县南大门。整个小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是名副其实的古镇。
这里自古就是沃土,也是著名的余米之乡。黄泥还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。古镇西南与太湖县毗邻,东南与怀仁相连。它是潜水、太湖、怀仁三县交界的重镇,其地理优势也造就了其商业的繁荣。
黄泥以商贸闻名。一尺三县,濒临长江。黄泥不仅陆路交通便捷,水运也十分便捷。水陆便利,造就了古镇辉煌繁荣的商业面貌。千百年来,这个地方一直是当地的经济贸易中心,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。昔日的古镇,人来人往,车马如织,商铺林立。由于当时的繁荣,人们常称其为安庆。 “小上海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的变迁,如今的古镇逐渐失去了光环,开始变得斑驳。然而,古镇辉煌的历史依然闪耀在人们的脑海中。走在古镇抛光的青石板上,望着其间灰色的商铺、斑驳的古建筑,人们的思绪开始随着这些古建筑而徜徉;古镇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衣,但正是这种斑驳,越来越显出古镇的原汁原味;回想古镇千年前的繁华,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。
13 武夷古镇
南桥区武夷镇素有“楚阳第一镇”之称。其地名最早出现于《丹阳记》,“武邑之兴,吴时武邑所在”。这里有商周时期的村庄、古民居、古村落。遗址众多,文化遗产丰富。公元937年,南唐建都金陵,并在滁州城北修筑清流关,作为从金陵过江通向长江以北的烽火驿道。武夷是一条清水河畔的村庄,素有“武夷巷”之称。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均在此基础上修建了送书铺,供公文和朝廷官员休息、停留。
武夷古镇有着千年历史,拥有“易俗庵”遗址、玉皇庙、关帝庙、娘娘庙、火神殿、基督教教堂、古浮桥渡口等20多处文化古迹。武夷老街作为横跨江南和江北的重镇,交通便利。街边的清流河上船可直达长江、四海;同时,它还是南北古驿道上江北的第一站。
武邑虽然只是滁州管辖下的一个下属城镇,但却有着“大武邑、小滁州”的傲人荣耀。在武义的千年历史中,尽管战乱频繁,饥荒不断,但武义古镇因其显赫的地理位置,拥有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,始终成为富人的商业中心。
滁阳第一镇曾经拥有滁州最古老、最完整的微式建筑群,但如今略显萧条。
14 申城古镇
颍上县是春秋时期伟大政治家管仲的故里。申城镇历史悠久。悠久的历史给申城留下了关宝殿、朱一阁、清真寺、文庙大成殿、魁星阁、关墩步岳、东堤柳波、风雨飘摇、飞天飞舞等丰富的人文景观。龙。花鼓灯、彩车灯、彩船、舞狮、舞龙、过马节、彩轿、肘亭、三仙会、赛驴等数十种民间艺术在申城长期演出。众多的名胜古迹见证了申城的历史沿革,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是应城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镇上的关中老街最著名、最美丽。融南北建筑于一体,兼具古代与现代风格。看起来既粗犷又优雅,既简约又现代。已成为颍上县对外的一张名片。
老街的大门非常宏伟,正中写着“关中老街”四个大字。数千年来,当地人一直将管仲视为颍上的骄傲,并予以纪念。漫步在老街上,夜景尤其美丽。
15 大同古镇
大同位于铜陵市中部。古称兰溪,已有千年历史。历史上曾是闻名中外的滨江重镇。与安庆、芜湖、蚌埠并称为安徽“四大商港”。大通镇始建于西汉,古称“兰溪”。唐代,这里建有“大同水站”,成为著名的交通大动脉。该镇始建于宋开宝八年(公元975年),已有千年历史。
清末民初,大同镇是《烟台条约》的重要通商口岸。河岳洲曾是盐投促进局、长江海军、安徽临时军政府的总部所在地。曾一度繁荣,一度有“小上海”之称。至今,兰溪老街上仍保存完好的打杆秤、编渔网、编藤条等传统手工艺。
据史料记载,唐代在大同设立了水驿,称大同水驿。南宋时期,“日出而行,午间散”的集市活动被“集镇”所取代。诗人杨万里的《船过大同镇》诗中,有“渔筏最碍船”、“鱼蟹不计钱”的诗句,留下了渔镇的生动写照。
走在兰溪老街上,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。这里没有高调的叫卖声。它就像一个尚未醒来的孩子,静静地躺在长江的怀抱里!我们也放慢了平时匆忙的步伐,悠闲地行走,静静地品味着时光的沧桑。
古镇天主教堂的钟楼是西班牙人修建的。它经历了近70年的寒暑,威严依然未变。它与远处的土石亭遥相呼应,让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,成为大同镇的一大人文景观。
古村志编自网络
提醒: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生活网上看到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