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|万余家景区村落共同描绘“两山”蜕变新画卷——浙江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记录
2025-01-13 04:01:33发布 浏览9次 信息编号:79702
友情提醒: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,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,请自鉴内容真实性。
浙江|万余家景区村落共同描绘“两山”蜕变新画卷——浙江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记录
20多年来,在“八八战略”的谋划下,在“两山”理念的引领下,在“千万工程”的推动下,“好风景”的绿色魔力带来了“好钱风景”在这里上演长江大地上千个“美丽乡村”。浙江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禀赋,深挖乡村旅游“富矿”,持续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。
如今,风景如画、美丽乡村遍布大地,助推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 “见山,见水,记乡愁”。浙江农村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正在缓缓开启,呈现出一幅诗意栖居的幸福画卷。
千村千面旅游规模不断扩大
深冬,黑瓦、白墙、青石小路,一幅清晰生动的“江南水墨画”徐徐展开……杭州市桐庐县深岙村,有200多座保护较为完好的古建筑。凭借优美的环境,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“新村民”。古建筑被改造成香坊、手工艺品店、咖啡馆,养生、民宿、瑜伽等业态纷纷入驻。千年古村逐渐呈现出“年轻的面貌”。
调香师苏南在深澳村开设了木龙香作坊。每天,她都会从古村落的花、草、石、树中寻找灵感。原料大部分取自当地,用香来留住乡愁。这些“新村民”用自己积累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,激活了深澳村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的“一池泉水”。数据显示,2024年1月至10月,深岙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以上,累计接待游客128万人次。
得益于美丽乡村的不断创建,浙江近年来推进“诗画浙江”建设,推动形成“一户一景、一村一画、一镇一地、一城一景”加快形成。 2023年,全省接待游客7.6亿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28.9亿元,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
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同林表示,一年多来,浙江着力推进环境美丽村、产业富村、改革活村、文化富村、治理和谐村,开辟了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、再到美好生活的新路子。走道。
据统计,2023年,浙江农民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大关,连续39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,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占全国1/10 。
山清,水秀,溪流潺潺。在台州市三门县烟下盘村,50多家村民经营的民宿整齐排列。越剧的声音从水坊街传来,村民们在台下一起看戏;农家特产展示了村民种植、采摘的当地特产。商店以统一包装出售;工夫市场里的麦饼、松花饼等当地小吃摊位纷纷吆喝。
从“无中生有”打造农家乐,到与企业联手打造乡村风景区,再到融合发展文化、旅游、康养经济,燕下盘村深挖当地资源,谋求生态效益,将村落改造得更加美好。从曾经破败贫困的“空心村”,发展成为年游客量100万人次、旅游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的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。
“客流从未停止过。”烟霞潘村的年轻“海归”潘能告诉记者,村里的民宿主要面向江浙沪等地的中老年游客,主打健康旅游。 “每次节假日,我们民宿的房间都订满了,我们还会给客人介绍邻近的民宿,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。”
有的分布在“负氧离子高地”杭州临安、宁波奉化,有的分布在气候适宜性最好的温州泰顺、文成,有的分布在避暑胜地龙泉、清远、丽水、还有一些分布在健康“侵袭程度最低的地方”舟山岱山、台州玉环……近日,浙江省气象局公布了100个乡村生态气候旅游目的地名单向社会推荐了一批气候优越、生态优良、空气清新、健康养生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其美丽的露台也在其中。
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,具有“千年历史、千米落差、千层梯田”的特点。它横跨山地、丘陵、山谷三个地质观赏区,被誉为“中国最美梯田”之一。在当地努力下,云和梯田风景区于2024年2月“升级”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进入腊月,虽然不再是云和梯田最美的季节,但梯田间游人如织。薄雾笼罩下,梯田如梦,诉说着美丽经济的魅力。
串珠成链、富民效应持续释放
近年来,浙江积极打造以风景村落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目的地,着力串珠成链,整合一批地域特色鲜明、文化底蕴深厚、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,形成经典乡村旅游。深受网红欢迎的路线。全省已建成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54个,累计创建风景村11500多个,风景村覆盖率达到56.5%。
一方面,浙江深入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。旅游转型渠道不断拓宽,旅游富民效应不断释放。另一方面,浙江充分利用“农业+”、“文化旅游+”、“乡村+”,结合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和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,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。因地制宜创新新业态、新玩法,使特色乡村旅游呈现新形态。
大雪前后,宁波市鄞州区万地村天宫庄园景区的智能玻璃温室依然温暖如春。参观者在现场采摘、品尝色彩缤纷的西红柿等新鲜水果,并观看遮阳篷缓缓升起、水幕自动工作。 。
在万地村,有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“甜历”:四月到五月——桑葚,五月到六月——甜樱桃,七月到八月——梨,九月到十月——猕猴桃……每个月都有花,还有每个季节的水果,每天都可以采摘。
“这是因为我们在选择水果品种时尽量错开成熟期。”万地村轮值村主任翁利群告诉记者,万地村以农业产业为基础,大力发展旅游业,创办天宫庄园景区,走农旅结合的道路。目前拥有占地600余亩、覆盖50多个品种,集数字农业、农耕体验、亲子学习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优质水果种植基地。
翁利群表示,数字农业已经成为万地村的特色名片,可以间接增加游客的吸引力,提高在同类农业旅游产业中的竞争力。在这里,游客不仅获得了新鲜感,还体验到了数字化给农业带来的变化。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,吸引从业人员约150人,其中湾地村村民78人。
为高质量实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工程,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,高标准打造宜居、产业、美丽的美丽乡村,2023年底,浙江省旅游厅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印发《关于实施助力乡村旅游“五创”行动》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建设的通知》。
据介绍,所谓“五个创新”,是指打造产品品牌、打造卓越环境、打造文化创新、打造运营效率、打造模式。 《通知》显示,浙江省计划到2026年基本建成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全国领先典范,成为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中国乡村旅游度假区、国际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。
《通知》提出,到2026年,浙江省风景名胜村建成率达到65%以上,认定3A级风景名胜村300个,创建80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乡镇、100个精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线路升级优化;浙江省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例将超过10%,乡村旅游年营业总收入将达到750亿元以上;建设乡村博物馆1000个,15分钟精品文化圈建设任务基本完成;乡村旅游满意度预计达到95%以上,风景名胜村对共同富裕的贡献达到30%以上。
文化支撑相关产业同步发展
“巧凿明月染泉水,薄冰轻旋填青云”。一千多年前,唐代诗人徐渭就曾描写过龙泉青瓷。作为全球首个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”现代传承地,位于浙西山区丽水市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。至今,“窑火”从未熄灭。
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溪头村风光。档案照片
当地依托青瓷文化,建立了“永窑火”共荣坊,打造瓷原产地文化传承空间、现代艺术创作基地、瓷艺特色文化节等旅游品牌,不仅吸引了游客国内外游客在体验中华文化之美的同时,很多在国外烧制青瓷的大师也回到家乡烧制瓷器。这个偏僻的山村慢慢热闹起来。
2024年11月,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举行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,发布了2024年“最佳旅游村庄”名单,溪头村成为中国入选的七个村庄之一。截至目前,浙江已有安吉余村、淳安下江村、龙泉溪头村3个村庄入选“最佳旅游乡村”,成为全国入选“最佳旅游乡村”最多的省份。
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陈广生表示,全省坚持一盘棋,以乡村集群为基石,在资源整合上进行重组、再优化、再升级、要素配置、产业转型与市场拓展。坚持把浙江带出浙江,依托浙皖闽赣生态旅游合作区、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载体,推动跨省跨区域农村协调发展。同时,我们将持续打造全球最佳旅游乡村,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,推进入境旅游便利化,不断提升浙江乡村旅游的国际声誉。
走进舟山市定海区前栏镇新建村,随处可见被青山掩映的青瓦白墙,以及民居外墙上色彩斑斓的渔家画。村里精心打造的老式蒸汽火车、射箭馆、卡丁车公园、特色民宿,吸引了众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。
新建村党支部书记于金红说,早在10年前,舟山虽然靠近大海,但新建村地处山谷,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,村里的集体经济村里比较落后。 “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村里大部分都是孩子和留守老人。”
面对发展困境,新建村保护和探索以“渔”、“民俗”为特色的海岛乡村文化,努力寻找一条农业、文化、旅游融合的振兴之路。同时,新建村还将农房改造成了徽派建筑外墙的实体风格。每间民房都以《花春园》、《燕归来》、《长相会》等戏曲歌词命名,村里已安装了30多间民房。 3000多平方米的墙壁上,绘制了百余幅充满渔村生活气息的海洋民俗壁画,让村庄焕然一新。
张高军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,新建村驻村艺术家。 2015年以来,他培训了数千名村民,带领数百名村民自发创作渔民画。 “村民们没想到,他们的画还能卖到几百元、几千元。”张高军说,村民创作的渔民画取材于地道的节日民俗、海洋文化、渔民。生活,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风格深受游客喜爱。
余锦红介绍,文化赋能盘活乡村人气,带动村里民宿、餐饮、农产品、文创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同步发展。 2023年,新建村接待游客63万人次以上,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.9万元。 “几年后,舟山将开通高铁,预计将为该村带来更多游客。”
“海岛乡村艺术创作必须立足本土审美、本土理念,通过艺术乡村建设,让更多人了解当地海岛民俗文化。”张高军希望画出美丽的家园和幸福的生活。让游客带着它走遍世界,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份喜悦。 (记者徐顺达、张晓杰、张旋、段晶晶)
记者手记
绿水青山振兴篇章
近年来,浙江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。火热的乡村旅游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绿水青山之中熠熠生辉。不仅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,也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。
浙江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。如今的枝江大地上,浙北水乡的碧波荡漾、浙中的青山连绵、浙西南的葱郁青山,就像一幅幅独特的画卷,散发着迷人的魅力。这些丰富的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,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探索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与美好。
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浙江乡村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。许多曾经沉寂的小山村,因旅游业而变得生机勃勃。农家乐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为游客提供了体验乡村生活的场所,也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富裕。一些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,旅游收入占当地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,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繁荣。同时,旅游业的带动效应也延伸到农产品销售、手工艺品生产等领域,进一步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,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格局。
更重要的是,乡村旅游已成为浙江加快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。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完善,农村道路更加畅通,农村人居环境和卫生条件大幅改善,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。游客的涌入给乡村带来了新的思想和信息,激发了村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观念。 “美丽乡村”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、加入乡村旅游潮流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,加速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。在这个过程中,乡村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和弘扬。古老的民俗民俗技艺再现旅游舞台,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,让乡村不仅有美丽的外表,更有深刻的内涵和灵魂。
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浙江乡村旅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比如,一些地区旅游发展同质化严重,缺乏独特创意和差异化竞争优势;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,影响游客体验;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,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,夯实农村可持续发展基础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怎么处理呢?各地要不断探索,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,深入挖掘特色资源,打造个性化、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线路。同时,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,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,以优质服务赢得游客美誉。此外,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,将生态保护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,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,让这片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金山银山。
浙江乡村旅游的兴起,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绿色是浙江乡村旅游的底色。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旅游体验,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康庄大道。相信未来,浙江乡村旅游将继续在创新发展中谱写更加美好的篇章,引领更多乡村走上富裕、文明、美丽之路,让更多乡村牧区成为人们欣赏田园风光的地方,缅怀乡愁,品味乡村魅力。精神家园。
提醒: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旅游生活网上看到的!